大连产业发展


【大连荣誉】

拥有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
金普新区获批中国第十个、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新区
中国(辽宁)自主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
中国(大连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
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
拥有全球最大的油脂、塑料、煤炭、铁矿石、农产品期货市场
夏季达沃斯永久主办地
中国国际软交会唯一指定城市


【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】

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,是1991年3月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,是东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高地和自主创新的平台。它是大连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、科技兴市的示范区,也是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。目前注册企业5000余家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0家、出口型企业超过380家,IBM、惠普、爱立信、戴尔等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00家。

高新园区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为主导,发展以网络及电子商务、动漫游及文化创意、生命科学、设计、新材料和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科技金融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。大连高新区注重生态与人文环境的打造,追求人、自然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,是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绿色园区。.5摄氏度,年降水量550--950毫米,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--2800小时。

未来远景,高新园区将紧紧围绕国家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重大历史机遇,优先发展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的工业设计、网络和动漫游产业,科技金融、教育培训、总部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抓住物联网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的历史契机,全面实施创新引领战略,加速产业转型升级,充分整合国内外两大市场资源要素,加大企业引进和产业培育力度,努力打造“科技创新引领、高端产业聚集、绿色生态示范、人文交互共生”的综合高新技术产业高地。


【中山区】

中山区,属于大连市的中心城区,是大连商贸、金融、信息、旅游、物流中心。中山区内聚集了国内国外众多的银行、保险公司、金融公司。大连市最著名的两个商业街区——具有百年历史的天津街和青泥洼桥也位于中山区繁华区域。位于东部的大连港与大连市共同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礼,现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港口。南部滨海路、棒棰岛等著名景点也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。

坐落在中山区东部的东港商务区,定位为大连市重要的商务基地、金融中心、信息枢纽、公司总部、现代文化生活和旅游会议的核心、研发机构所在地和高级人才聚集地;东港商务区作为我市主城区唯一的“集金融、商务、会议、旅游、文化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端商务区”,系大连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新亮点,对于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质、调整城市布局、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。


【西岗区】

西岗区,属于大连市的中心城区,是大连市政府驻地,形成大连市的行政中心。西岗区南北临海,地域狭长,纵贯大连主城区。西岗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海洋气候特征,年平均气温10°C左右;全区总面积26.6平方公里。

西岗区北部毗邻的大连港、香炉礁立交桥是进出大连市区的交通枢纽,以香炉礁物流运输中心为核心的香炉礁物流园区,整体功能完善,有望成为辐射东北亚地区城际快运及货物配送的运转中心。东部的站北广场是大连火车站、轻轨始发站和长途客运站的三站交汇之地,也是大连市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。西岗区旅游和人文资源丰富,大连森林动物园、付家庄公园、人民广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。2018年12月,西岗区被民政部确认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。


【甘井子区】

甘井子区,位于大连市西部和西北部,东北与金州区接壤,南与沙河口区为邻,西南与旅顺口区毗邻。东、南临黄海,北濒渤海,总面积502平方公里。

甘井子区属市内四区之一,地形西南部宽,东北部窄,区境北部陆路地处大连市区的咽喉要道,铁路、公路形成网络。区域内的中国民航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,国内外航线四通八达。海岸有专业码头多处,海运发达。位于南关岭地区的大连北站,处于哈大高速铁路干线终点,是东北地区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。甘井子区利用区位优势和面积优势,划定了重点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方向,制造业主要聚焦高端智能装备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;现代服务业主要以文创旅游、商贸物流、科技服务为主。近期目标是要打造大连中心城区功能转移的承载区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延伸区,之后围绕品质优越、产业发达以及生态宜居,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城区。

未来规划重点布局为“2213”产业体系和“一轴两带双核三片区”空间布局。“2213”产业体系包括2大核心产业——总部经济、商务商贸;2大支柱产业——现代物流、专业会展;1大特色产业——文化旅游;3大配套产业——海洋服务、节能环保以及智造中试。“一轴两带双核三片区”即“一轴”——枢纽功能轴;“两带”——打造“北岸滨海养生带”和“南岸休闲娱乐带”;“双核”——新机场现代都市功能核、中华路高端商贸功能核;“三片区”——文化旅游、精密研发、高端装备三大特色片区。


【旅顺口区】

旅顺口区,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,属大连市辖区。南与东南濒临黄海,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,与朝鲜半岛跨海毗邻;西与西北依傍渤海,与天津新港一衣带水,与北戴河海滨遥相媲美;东与东北连接陆路,与甘井子区接壤,距大连市区32公里。旅顺口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国家级森林公园。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天然不冻旅顺军港,为京津海上门户和东北的天然屏障。旅顺新港是沟通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“黄金水道”。

《旅顺口区招商引资产业规划意见2.0版》中指出,目前,旅顺口区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,重点关注旅顺现有产业的提质升级,力促旅顺新兴产业的落户发展,扶持政策覆盖当前世界先进战略性新兴产业。旅顺口区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促进重点产业培育发展和转型升级,加快推进“两城两区一枢纽”建设,坚持围着项目转,把2021年作为项目攻坚年,深入开展“规划引领提质招商”专项行动,瞄准文化旅游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定向精准招商,为旅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

【金普新区】

大连金普新区主体即大连市金州区,新区于2014年设立,是中国第10个国家级新区,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,范围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全部区域和普兰店区部分地区,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。

金普新区以“双核七区”为基本发展格局。

“双核”为金州城区和普兰店城区。其中,金州城区依托金州老城区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大连保税区和大连出口加工区等,创造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开放合作环境,集聚高端人才、资本、技术等要素,将其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区域产业、技术和人才合作的核心区。普兰店城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完善城市综合功能,大力发展总部经济、研发创新、高端医疗、高水平职业教育,将其建设成为便捷高效的行政办公、生活服务、文化教育中心和生态宜居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区。

“七区”分别为大小窑湾区:依托大窑湾港区,大力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区的航运服务区建设,重点发展航运物流、保税仓储、国际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;金石滩区:依托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,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,重点发展休闲旅游、运动健身、国际会展等产业;登沙河——杏树屯区:重点发展特钢新材料、航空制造、水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业、港口航运业;金渤海岸区:加快推进国际空港建设,重点发展临空产业和金融服务、商贸会展、文化娱乐、休闲旅游等产业;七顶山——三十里堡区:重点发展临港型高端装备制造业;复州湾——炮台区:重点发展精细化工、新材料和食品加工业;华家——登沙河区:依托农业科技园区,大力发展优质、高效、绿色农业,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。

金普新区支柱产业包括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汽车、汽车及零部件、电子信息、石化和精细化工、保税物流、保税商贸等。